[​IMG]
這次要來為大家介紹開箱的是由宏正科技 ATEN 所推出的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他是專為需要到外點維護機台的IT工程師所設計的一個好用的工具,透過 CV211 連接到伺服器,即可把筆電轉換為一台 LCD KMV 控制端,CV211 整合了螢幕、鍵盤、滑鼠、DVD-ROM、外接儲存裝置、擷取盒,不須安裝任何驅動程式即可以進行資料檔案傳輸、軟體安裝、BIOS的系統診斷、修復測試...等功能,完全取代了機房的推車、螢幕、鍵盤與滑鼠,以後外點維護就只需帶一台筆電與 CV211 即可!

[​IMG]產品簡介
主要特色介紹
★取代機房內笨重的推車
★直覺式的圖像化使用介面(GUI)
★支援熱鍵巨集 
★支援韌體升級 
★支援熱插拔,隨插即用
★支援多國語系的螢幕鍵盤功能
★具虛擬媒體管理功能 
★具操作影像側錄與截圖功能
★具BIOS層級權限,可完整操控伺服器系統進行系統診斷與修復測試
★滑鼠動態同步顯示功能 
★在筆記型電腦與被操控的電腦進行檔案雙向傳輸 
★支援類比影像解析度達1920x1200@60Hz 
★內建VGA螢幕、USB鍵盤滑鼠連接線材獨特的背夾設計,讓你輕鬆整理繁雜的線材
硬體規格介紹
★螢幕影像解析度 1920x1200
★支援Windows系統及Linux系統
★重量只有125公克
★支援HDMI及DisplayPort轉接器
★尺寸(長x寬x高):7.05x5.37x3.01公分
[​IMG]硬體開箱
▼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是使用環保材質的外盒包裝,外盒正面標示有清楚的型號及內容物說明,左下角的 QR Code 碼可以連結到官方產品介紹,產地為台灣。
[​IMG]
▼開箱囉,內容包含: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USB Type A to USB Mini B Cable、多國語系的快速安裝說明書以及產品註冊說明書。
[​IMG]
▼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本體,VGA及USB需接在受測伺服器的顯示埠及USB埠,支援HDMI及DisplayPort轉接器,CV211透過USB供電不必再外接變壓器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IMG]
▼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背面小貼紙上印有產品的型號及序號,透過內附的一條1.8米 USB Type A to USB Mini B Cable 將 USB Mini B 插在 CV211上面,USB Type A 則插在筆電上面。
[​IMG]
[​IMG]
▼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背面有夾線設計的夾子,方便線材收納。
[​IMG]
[​IMG]實際應用測試
▼將CV211連接好後,會出現一個抽取式磁碟。
[​IMG]
▼抽取式磁碟裡會有兩個檔案,【WinClient】是用來控制伺服器的專用軟體,【Vplayer】是用來撥放使用CV211所錄製的影片。
[​IMG]
▼CV211支援在BIOS下控制及設定,所以並不用一定要在作業系統下才行。
[​IMG]
▼CV211使用的是直覺且圖像化的GUI使用介面,讓操作起來更容易,左上功能列的第一個圖示『CAPTURE』為畫面截圖。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二個圖示『RECORD』為畫面錄影,會幫你錄下所有操作步驟變成一個影片檔,可以當作維護的紀錄或是教學影片。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三個圖示為影像偵測與同步,按下後可以自動偵測與同步影像。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四個圖示為螢幕鍵盤功能設定,可以呼叫出螢幕的小鍵盤也有多種快速功能組合鍵可以使用,小鍵盤支援多國語系。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五個圖示為滑鼠動態同步顯示設定,可以設定滑鼠游標,有自動與手動兩種模式可以選擇。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六個圖示為桌面縮放功能,有多種比例可供選擇。
[​IMG]
▼左上功能列的第七個圖示為設定按鈕,裡面有多種功能可以設定,有些設定功能已經在前面有介紹過了,以下就挑選尚未介紹過的功能做介紹。
[​IMG]
▼設定的第一個選項為『熱鍵設定』,可以設定自已需要的熱鍵功能。
[​IMG]
▼設定的第二個選項為『影像設定』,可以設定畫質的清晰程度,如遇到畫面有馬賽克就可以在這裡設定將畫質調整低一點。
[​IMG]
▼這邊可以設定所要擷取圖片的格式及儲存地方。
[​IMG]
▼這邊可以幫CV211升級韌體。
[​IMG]
▼設定的第五個選項為『Virtual Media』虛擬媒體,可以為伺服器載入各類媒體資料。
[​IMG]
▼載入的方式有三種,『Drive』、『ISO File』、『Folder』。
[​IMG]
▼這裡以資料夾的方式來做虛擬媒體載入介紹,選擇NB裡想要載入的資料夾。
[​IMG]
[​IMG]
▼載入後出現抽取式磁碟裝置,容量限制1.95GB,超過有些檔案會顯示不出來。
[​IMG]
▼可以將檔案從伺服器端複製到卸除式磁碟後,但當下筆電端所分享的資料夾並不會即時顯現剛剛所複製的檔案資料,需再點擊『Virtual Media』將卸除式磁碟卸除後才會真正的複製過去。
[​IMG]
▼有載入虛擬媒體時會多顯示一個綠色打勾的小圖案,想要卸載時只要再點擊一下『Virtual Media』即可。
[​IMG]
▼卸載媒體時如需複製檔案會需要等待一下時間。
[​IMG]
▼虛擬媒體也可以載入ISO映像檔案。
[​IMG]
▼所載入的ISO映像檔就沒有容量限制了。
[​IMG]
▼可以順利地透過虛擬媒體載入ISO映像檔來安裝應用軟體。
[​IMG]
▼還有一種是比較直覺地複製檔案到伺服器端,例如直接從NB端的資料夾拖曳想要複製的檔案或資料夾到伺服器端。
[​IMG]
▼伺服器端這邊即會自動載入卸除式磁碟並且複製檔案會資料夾過去,容量亦會受到1.95GB的限制,目前只能拖曳一次,無法拖曳第二次,想要拖曳兩次以上需重新開啟【WinClient】。
[​IMG]
▼CV211支援最高解析度為 1920 X 1200。
[​IMG]
▼想要播放錄製的影片檔可以使用【Vplayer】軟體,這邊我用透過【CV211來安裝顯示卡驅動程式】當作範例介紹。
[​IMG]
▼這三個檔案就是透過【WinClient】的錄影功能所產生的錄影檔,副檔名是【vls】,一般的多媒體播放器是無法支援的,一定要使用專用的【Vplayer】軟體才行播放。
[​IMG]
CV211的遠端連線應用:位於遠端的伺服器主機可以透過CV211連結至筆電,再由IT工程師透過遠端軟體連線至筆電來操控及進行維護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往返奔走的時間及交通費的支出。
[​IMG]總結
使用了ATEN CV211 攜帶型KVM控制器大約1個月的時間,覺得這工具在維護主機上真的方便,個人覺得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直覺且圖像化的GUI使用介面容易操作、功能完整、不用額外插電、非常輕巧攜帶方便且還可以運用遠端連線到NB來維護伺服器,但必須注意的是直覺式的檔案傳遞的部分,由於硬體效能限制,所以只能一次性的拖曳所選取的資料夾或檔案到伺服器而無法連續拖曳,必需要重新開啟【WinClient】才能再次拖曳,售價部分如果以KVM控制器來說算是略高,但我想如果已可以節省往返的時間及交通費去想的話應該還算可以接受的。

以上硬體評測報告分享給想要準備購入KVM控制器的IT工程師們作為採購的參考。


文章標籤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最近挖礦風盛行導致顯示卡一片難求,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最近很幸運的獲得了一張由華碩最新推出的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顯示卡,所以就來幫大家開箱介紹一下吧。
[​IMG]產品簡介
主要特色介紹
★MaxContact 技術 與 GPU 的接觸面多 2 倍,更有效轉移熱度。
★通過 IP5X 認證的專利翼型葉片風扇 增加氣流量並延長風扇使用壽命。
★ASUS FanConnect II 配備混合控制風扇插座,提供最佳系統散熱效果。
★結合 Super Alloy Power II 的業界首見 Auto-Extreme 技術 提供最高品質和最佳可靠性。
★ASUS Aura Sync RGB 同步燈效打造專屬系統風格。
★利於使用虛擬實境功能的 HDMI 連接埠 讓您隨時享受虛擬實境體驗,不必插拔纜線。
★具 XSplit Gamecaster 功能的 GPU Tweak II 提供直覺式效能調整功能和即時串流功能。
★Radeon™ RX Vega 顯示卡可在最新的 DirectX® 12 和 Vulkan® 遊戲中提供卓越的效能
▼硬體規格介紹
繪圖核心:AMD Radeon RX VEGA56
匯流排規格:PCI Express 3.0
記憶體形式:8GB HBM2
GPU 動態時脈 : 1573 MHz
GPU 核心時脈 : 1297 MHz
Stream Processors:3584
記憶體時脈:800 MHz
記憶體介面:2048-bit
數位最高解析度:7680x4320
DVI 輸出: Yes x 1(Native) (DVI-D)
HDMI 輸出: Yes x 2(Native) (HDMI 2.0)
Display Port: Yes x 2(Native) (一般 DP)
HDCP 支援 : Yes
電源連接器:2 x 8-pin
產品尺寸:29.8 x 13.9 x5.25 公分
[​IMG]硬體開箱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外盒正面印有顯示卡的外觀及代表VEGA的V圖案,右下標示有產品的名稱。
[​IMG]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外盒背面。
[​IMG]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輸出介面配置圖。
[​IMG]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各項特色介紹。
[​IMG]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顯示卡本體、魔鬼氈束線帶、雙 6-pin 轉 8-pin 電源線及配件盒,配件盒裡配件有快速安裝手冊及驅動程式光碟。
[​IMG]
▼顯示卡正面圖,這次主打擁有IP5X國際認證的防塵散熱風扇,可強化風扇可靠度及延長使用壽命,確保顯示卡即便在嚴苛的運作條件下,也能擁有優異的風扇效能。
[​IMG]
▼顯示卡背面圖,採用超大金屬背板,可避免顯示卡彎曲變形,右邊的敗家之眼擁有ASUS Aura Sync RGB 同步燈效,讓你的信仰滿滿。
[​IMG]
▼顯示卡測面圖,採用雙 8-pin 電源供電。
[​IMG]
▼顯示卡提供三種 I/O 連接埠:由左至右分別為DisplayPort x2、HDMI x2、DVI-D。
[​IMG]
▼顯示卡採 2.5 槽寬打造而成,比起先前的 2 槽設計,散熱片表面積增加 40%,運行溫度和噪音都大幅下降。
[​IMG]
▼ASUS FanConnect II 配備兩個 4 pin 混合控制插座,可連接至 PWM 和 DC 系統風扇,提供最佳系統散熱效果。連接的風扇同時參考 GPU 和 CPU,只要一方溫度較高,就會自動運轉。並具備齊全的調校選項,讓您微調風扇轉速,提高散熱效率,前端紅色 4-pin 插座可讓玩家們擴充 RGB 燈條使用,支援 ASUS Aura Sync RGB 同步燈效。
[​IMG]
▼顯示卡散熱風扇具備 IP5X 防塵性能,擁有更高可靠性和更長使用壽命。
[​IMG]
[​IMG]基本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AMD Ryzen 7 1700 OC 3.8Ghz
散熱器: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雙模智慧溫控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主機板:MSI X370 GAMING PRO CARBON
記憶體:A-DATA Z1 DDR4 3000 雙通道 8GBx2 OC 3200 18-20-20-38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RX VEGA56 8GB 超頻版
硬碟:INTEL 535 240GB (System), WD SE 4TB(Data)
POWER: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700W 80+銅牌
作業系統:Win10 X64
室溫:16度C
測試軟體
1.FurMark ROG Edition
2.Geek3D FurMark
3.Final Fantasy XIV:Stormblood Benchmark
4.3DMark
5.刺客教條:起源
▼測試平台驗明正身。
[​IMG]
▼在測試前先來介紹一下 ASUS 顯示卡專用校調軟體『ASUS GPU TweakII』,他是一款智慧型顯示卡軟體可讓您監控及調整顯示卡的設定,以達到最佳化效能。
[​IMG]
▼此軟體擁有兩種介面模式:【簡易模式】和【專家模式】,設定部分則有四種模式可以使用:【超頻模式】、【遊戲模式】、【靜音模式】、【自我設定模式】,您可以靈活監控您的預設及自訂設定、根據游戲環境變化為 GPU 設定提速、或者進行進階設定最佳化 GPU 效能,如果不想麻煩也可以使用『一鍵優化』讓你快速達到系統最佳化。
[​IMG]
▼資訊頁面可以顯示目前使用的顯示卡硬體資訊。
[​IMG]
▼工具頁面可以連結到三種相關軟體:【Xsplit】此為知名的直播軟體、【AURA(Graphic card)】此為 RGB 燈光效果控制軟體、【FurMark】此為顯示卡3D效能測試軟體。
[​IMG]
▼AURA(Graphic card)設定介面,擁有多種模式可以設定。
[​IMG]
▼FurMark ROG Edition設定介面,可以依照自己需求做設定,測試顯示卡的3D效能及穩定度。
[​IMG]
▼共有七種測試模式。
[​IMG]
▼FurMark(ROG)::OpenGL,獲得:7120分,118 FPS。
[​IMG]
▼FurMark(ROG)::Vulkan,獲得:6864分,114 FPS。
[​IMG]
▼FurMark(donut)::OpenGL,獲得:6973分,116 FPS。
[​IMG]
▼FurMark(donut)::Vulkan,獲得:6860分,114 FPS。
[​IMG]
▼TestMark::OpenGL,獲得:8280分,137 FPS。
[​IMG]
▼TestMark::Vulkan,獲得:7296分,121 FPS。
[​IMG]
▼TessyShaDoF/OpenGL,獲得:4747分,79 FPS。
[​IMG]
▼Geek3D FurMark設定介面,Preset:1080,,獲得:7256分,120 FPS。
[​IMG]
▼燒機測試10分鐘,平均有120 FPS,最高溫度為75度C。
[​IMG]
▼Final Fantasy XIV:Stormblood Benchmark,1920x1080 MAXIMUM 獲得:13035分。
[​IMG]
▼3DMark:Time Spy,獲得:6852分。
[​IMG]
▼3DMark:Fire Strike Ultra,獲得:5148分。
[​IMG]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獲得:9450分。
[​IMG]
▼3DMark:Fire Strike,獲得:16593分。
[​IMG]
▼3DMark:Sky Diver,獲得:43625分。
[​IMG]
▼3DMark:Cloud Gate,獲得:44959分。
[​IMG]
▼3DMark:Ice Storm Extreme,獲得:182929分。
[​IMG]
▼3DMark:Ice Storm Unlimited,獲得:194720分。
[​IMG]
▼刺客教條:起源,畫面品質及反鋸齒都調到最高,遊戲中獲得 FPS:88。
[​IMG]
[​IMG]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軟體介紹
▼AMD於去年12月推出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除了原有的效能增長之外,新增了『 Radeon Overlay』功能和搭配行動裝置使用的『AMD Link』功能。
[​IMG]
▼遊戲功能裡面可以設定所安裝遊戲的一些優化設定。
[​IMG]
▼影像功能提供許多情境模式可以提升觀賞影片的顯示效果。
[​IMG]
▼ReLive功能主要提供錄影功能,目前為全域設定頁面。
[​IMG]
▼ReLive功能之錄影設定頁面。
[​IMG]
▼ReLive功能之直播設定頁面。
[​IMG]
▼ReLive功能之『 Radeon Overlay』設定頁面。
[​IMG]
▼連線功能之帳號設定頁面,可以設定直播平台的帳號,目前提供8個直播平台供玩家們使用。
[​IMG]
▼連線功能之資源中心頁面,可以看到一些有關於AMD顯示卡功能的影片介紹。
[​IMG]
▼顯示器功能可以設定顯示器的解析度及、AMD FreeSync.....等功能設定。
[​IMG]
▼系統功能之概觀:顯示顯示卡的軟硬體資訊。
[​IMG]
▼系統功能之軟體:顯示詳盡的顯示卡軟體資訊。
[​IMG]
▼系統功能之硬體:顯示詳盡的顯示卡硬體資訊。
[​IMG]
▼更新功能:可以檢查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是否有新的版本。
[​IMG]
▼喜好設定:可以設定一些系統介面功能。
[​IMG]
▼通知功能:可以通知一些軟體更新的訊息...等。
[​IMG]
▼AMD Link功能:突破性的 AMD Link 應用程式,讓您從智慧手機或平板方便地監督您的效能與個人電腦系統資訊、進行直播與分享您遊戲過程中的每個時刻,以及掌握最新的 AMD 社交推播。
[​IMG]
▼按下取得 AMD Link 可以連結到行動裝置的下載頁面,提供 GOOGLE PLAY STORE 及 APPLE APP STORE 兩個平台。
[​IMG]
▼按下新增裝置會顯示QR碼,使用行動裝置去掃描可以就可順利加入連線。
[​IMG]
▼AMD Link行動裝置端設定介紹,測試遊戲為:『刺客教條:起源』。
[​IMG]
[​IMG]總結
使用 ASUS ROC STRIX RX VEGA56 OC 8GB 大約兩周時間,由測試軟體與遊戲軟體得知3D顯示的效果真的還不錯,至於挖礦效能是否效果效果卓越,因為我對這部分沒有研究所以無法去評論,其實我也很想去嘗試挖礦,但不曉得如何去挖XD,但聽說一張卡挖的效果有限,專職挖礦玩家都是十幾張起跳的,這次測試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AMD LINK』這功能,我覺得使用行動裝置來監看系統及顯示卡效能、設定直播、分享、截圖是個很棒又方便的體驗。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3D電影的時候是早在9年前上映的阿凡達,那時候去電影院看時還需戴上超大的3D眼鏡,當時感覺非常的立體且真實,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在的3D眼鏡已經改良到輕便了許多,但是對於戴眼鏡的族群還是會造成小困擾,最近在T客邦看到了特亞科技所發表的裸視3D專利技術,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豔也非常感興趣,所以馬上就報名想要參加體驗會活動。
特亞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光學影像與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公司,3D生活化是特亞對於新世代裸視3D的想像;為達成「個人化3D內容」,特亞垂直整合3D影像三大環節—3D影像拍攝、3D影像處理、3D影像呈現;目前只需搭配 Threal 3D 系列手機殼和專用 App,就能在智慧型手機上拍攝3D照片和影片,並即時觀賞裸視3D影像,讓使用者跟3D眼鏡說拜拜。
▼特亞科技也在去年12月初於募資平台『嘖嘖』開始集資募款,至今年1月19號為止已經募得了NT593470,比原先預計的目標NT179800多出了約3.3倍,可見大家對於這項創新的產品非常感興趣。
[​IMG]
本次體驗會除了現場可以親身體驗到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 外,還邀請到超人氣3C科技網紅:『電獺少女』團隊中的『宇恩』來為玩家們介紹及分享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 的使用心得。
[​IMG]會場概況:
主辦單位:T客邦、特亞科技
活動時間:2018/01/06 (六) 13:30開放入場,14:00活動開始,預計16:30結束。
活動地點:Grow Life 靠過來 (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60巷18-1號1樓)(捷運東門站6號出口)
▼活動的當天下著小雨,當我到達時已經有很多玩家在報到或在拍照打卡。
[​IMG]
▼當玩家報到時即會領到一小袋參加禮,裡面有體驗會的活動資料及一本即期雜誌,如果在現場拍照後上傳Facebook打卡,即可在獲得『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
[​IMG]
▼所有來參加體驗會的玩家們為了獎品紛紛拍照打卡上傳 Facebook。
[​IMG]
▼當然我也不例外,跟著拍照打卡。
[​IMG]
▼入門之後便可看到很大一台液晶電視,本次活動的主題為『threal 3D 全台獨家體驗會~帶你直擊照片一秒變立體的瞬間!』。
[​IMG]
▼活動會場一覽,現場共分成五個小組,每組大約有六位玩家,現場還有玩家們帶著兒女一起來參加活動,真的超級熱鬧的。
[​IMG]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材質為 PC、TPU,顏色有黑、紅、綠、白四種款式,這次拿到的是黑色,支援 iPhone 7 Plus 及iPhone 8 Plus (之後也會陸續推出iPhone X 跟其他廠牌熱銷機種的手機殼)。
threal 3D 手機殼的特色及優點:不用戴立體眼鏡就可以享受高影像品質的 3D 立體照片及影片, threal App 使用簡單、快速、方便,而且觀看不容易造成暈眩。 threal 3D 手機殼防震防摔防刮,完全保護你心愛的手機。
[​IMG]
[​IMG]技術課程分享:
▼首先開場的是特亞科技行銷長 Gil, 一開始先簡略的介紹了『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之後便問現場的各位玩家們:3D已經在市場上炒作十多年了,為什麼還沒有辦法真正的進入市場呢?玩家們紛紛回答:效果不佳、購入成本太貴、需要帶3D眼鏡麻煩,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內容及來源太少,而這個原因也是特亞科技去研發裸視3D產品的起源。
[​IMG]
▼活動中各組桌上都擺放了一支iPhone 7 Plus搭配『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供玩家們體驗,特亞科技也為此開發了【Threal】及【Threal Movie】App軟體。
[​IMG]
▼活動中 Gil 請玩家們去體驗手機裡的3支影片如星際大戰,其中一之為【Maroon 5】的影片,他是由2D影片轉換成3D的影片,並讓玩家們說明體驗後的感覺,並點出這些影片都是電影公司所製作的,如果電影公司沒有製作,使用者就沒有來源可以撥放,所以特亞科技希望讓使用者從產生影像、拍照、錄影到播放都能自己全權操作,讓使用者可以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留下超真實的紀錄。也透漏特亞科技未來也會跟遊戲廠商合作,並預計2月底會推出錄影功能,預計3月底會推出線上2D影片轉3D影片功能,預計12月底會推出3D直播的功能。
[​IMG]
▼接下來由『電獺少女』團隊中的『宇恩』為玩家們帶來使用『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與【Threal】及【Threal Movie】App的心得與感想。
[​IMG]
▼開始介紹之前『宇恩』詢問玩家們對大家對3D的印象是什麼?我認為是非常立體且非常真實,宇恩並分享自己觀賞第一部電影是『功夫熊貓』在觀賞時須戴上3D眼鏡,讓他覺得很有壓迫感且視覺衝擊太大,所以之後就不太喜歡看3D電影。
[​IMG]
▼再來詢問大家知道什麼是裸視3D?玩家們紛紛說出直接用肉眼不必戴上3D眼鏡即可看到3D的效果,其主要是透過雙眼的視差及移動視差的原理再搭配光學的折射等技術去產生3D的效果 。
[​IMG]
▼『宇恩』請玩家們去使用桌上提供的手機去開啟【Threal】App 欣賞一下別人拍攝的3D相片,感覺是否非常有立體感。
[​IMG]
▼『宇恩』說明拍攝3D影像需要注意的事項:前後物體的距離需要非常明確、背景不要太過複雜、光線要充足。
[​IMG]
▼『宇恩』說明【Threal】App 的操作介面。
[​IMG]
▼操作介面類似【Instagram】,有使用過IG的玩家們可以很快的就上手了,拍照介面的左上角有個貼心的自動閃光燈功能,如不需要可以將他暫時關閉起來。
[​IMG]
▼【Threal】App 的操作介面分為:首頁、拍照介面、個人檔案(之後會再推出錄影功能)。
[​IMG]
▼可以為拍攝的照片做分享、下載或刪除。
[​IMG]
▼或者為自己喜歡的3D照片按下愛心或留言。
[​IMG]
▼玩家Q&A時間,玩家們紛紛提出了剛剛體驗過後所產生的疑問,由特亞科技行銷長 Gil紛紛為玩家們解答。
Q:我提出的問題是這【Threal】及【Threal Movie】App為 Apple 手機的軟體,但何時會看到 Android 的App版本呢?
A:預計年中會有Android的APP版本,因為特亞科技屬於光學較擅長的團隊對於Android手機殼製造比較不孰悉,所以才會延後發表。
Q:其他玩家提出『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的裸視3D跟前幾年 HTC EVO 3D手機的裸視3D差別在哪裡?
A:簡單講幾個部分,第一:特亞科技注重自己生產內容,第二:當時硬體規格普遍不高且解析度也低,導致HTC EVO 3D手機在呈現3D畫面時是很糟糕的,但現在的手機硬體規格強大,解析度不是2K就是4K,再透過特亞科技獨家專利技術在效果的呈現上是非常棒的。 
特亞獨步全球的3D專利技術,觀賞者可舒適地以裸眼欣賞3D內容,不會感到暈眩或不適。
★觀看視角達120度:突破性的光場式裸視3D技術,將視角由30度提升到120度!拍出來的3D影像不再只能獨自欣賞,即使跟你的愛人或好友一起觀看同一支手機上的3D影像,大家都可以看到相同立體效果的影像。
★不需精準對位:傳統裸視3D膜片須與螢幕像素精準對位;特亞3D技術大幅降低工藝要求,使裸眼3D手機配件不再是夢想!
★整合3D拍照功能:一個手機殼,將手機變身為3D相機加顯示器!
★即時運算:光場式裸視3D技術演算法處理速度高達30FPS,支援攝影直播、互動遊戲游刃有餘!
[​IMG]
▼用手機翻拍的照片沒辦法呈現立體感,但是實際體驗是很有立體感的。
[​IMG]
[​IMG]
[​IMG]
▼現場體驗裸視3D效果之3D照片
[youtube]
[​IMG]中場休息及玩家體驗時間:
▼中場休息時間主辦單位很貼心的準備了精緻的下午茶點心讓玩家們來享用。
[​IMG]
▼下午茶的點心真的太美味了~喔伊細!
[​IMG]
▼在休息時間之前,Gil公佈了接下來要進行的小組競賽活動:比一比!誰拍的最有『fu』,請各組組員一起發揮創意拍出一張最有fu的3D特效照片,再由特亞科技與電獺少女共同評選出最棒的作品,勝出的每一組成員都可以獲得精美小禮物。
[​IMG]
▼體驗時間每一組成員都很認真地在討論要怎麼拍出最有fu的照片或者是跟特亞科技 CEO『林郁軒』來請教問題。
[​IMG]
▼我也在休息時間來幫『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做個開箱特寫,左邊為iPhone 7 Plus,中間為使用 TPU 高分子彈性環保材質的 T-wrap 防撞外框,右邊為含有特亞科技專利的 3D 光學膜前板。
[​IMG]
▼特亞科技專利的 3D 光學膜前板特寫。
[​IMG]
[​IMG]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安裝完成圖,T-wrap 防撞外框完全包覆手機的邊邊角角,材質使用 TPU 高分子彈性體機殼,側邊弧形好抓握,背部採用防滑設計。
[​IMG]
[​IMG]
▼當暫時不想使用3D功能時,3D 光學膜前板也可以倒過來安裝到背面互換使用喔。
[​IMG]
▼體驗時間我也挑選了很多公仔來拍攝,測試看看哪個公仔拍出的3D效果是最有fu的。
[​IMG]
▼最後我們這一組選擇了由我拍攝的『一拳超人腳色公仔-龍捲』為主題來參賽,這是我們全體組員一致認為最可以展現出3D立體效果的3D照片。
[​IMG]
▼現場體驗裸視3D效果之拍攝出最佳的3D照片
[youtube]
[​IMG]分組進競賽成果發表與頒獎:
▼接下來就是各組派出一位代表來展示與講解自已組別的參賽作品,每個組別的作品都超有特色的,戰況真的競爭激烈。
[​IMG]
▼每組上來展示與介紹的組員也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的小禮物。
[​IMG]
▼在看完第四組介紹後,我才知道原來也有『Threal App』的拍照模式裡也有很多情境可以讓玩家們來選擇。
[​IMG]
▼特亞科技 CEO『林郁軒』與電獺少女『宇恩』正在評選各組的作品,每組推出的作品都很優秀,我想應該很難抉擇吧XD。
[​IMG]
▼最後由第四組勝出,他們的主題為『女兒的小腳丫』令人感覺非常溫馨的3D立體照片,恭喜他們得獎:每組成員都可獲得精美小禮物。
[​IMG]
▼活動的尾聲主辦單位加碼再送出3組各兩張的華納威秀電影票,想要獲得的玩家必須上台分享今天體驗下來的心得,真的超棒的。
[​IMG]
[​IMG]會後心得分享:
很高興有機會來參加『特亞科技 threal 裸視 3D 拍照手機殼全台獨家體驗會』,活動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透過『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 T-Wrap』再搭配『Threal App』拍照所呈現出來的裸視3D立體效果,唯一比較可惜的是目前錄影模式還沒開放,現場沒機會體驗,不然真想看看他拍出來的效果如何?另一個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只推出支援iPhone手機的App軟體,還沒推出Android版本的App,讓目前使用Samsung NOTE8的我好傷心呀!最後希望特亞科技能推出支援智慧型電視的 3D 光學膜前板,畢竟在手機看照片或影片螢幕太小沒辦法分享給很多人一起觀賞,現在的智慧型電視很多都有內建Android系統在裡面了或者市面上也有很多Android系統的電視盒,如果能推出42吋~65吋的裸視 3D 光學膜產品,我想應該也會有很多使用者想嘗試看看用大螢幕裸視看3D照片、影片及玩遊戲...等。


文章標籤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照片取之XF官方網站

[​IMG]前言:
這一兩年來AMD在顯示卡及CPU的戰場上面紛紛有了不錯的成績,可稱上是重返榮耀了,所以AMD在2017年底特別為A粉玩家們舉辦了一場體驗會來回顧整年度所推出的熱門產品,這次展出的產品在CPU部分,主要有採用了最新發表的X399架構平台的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還有春夏季推的AMD Ryzen系列處理器;顯示卡部分主要有最新推出了 AMD Radeon RX Vega系列顯示卡;還有春季發表的 AMD Radeon RX500系列顯示卡,優化軟體則是推出了最新的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整合了更多實用的功能在一起,適逢聖誕假期這次的體驗會 AMD 及 ASUS 還準備了超級豐富的獎品要送給A粉玩家們當聖誕節的禮物呢,讓玩家們既可以體驗到最新產品又可以拿到超豐富的獎品真的是太棒了。

[​IMG]會場概況:

主辦單位:AMD
贊助廠商:ASUS 
協辦執行單位:XFastest
活動時間:2017年12月23日週六 13:30~17:00
活動地點:TICC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105會議室(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1樓)

▼活動當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非常適合外出走走,這裡就是本次研討會的活動地點啦。
[​IMG]

▼現場已經陸續有玩家們來報到,工作人員也很細心的為玩家們處理報到事宜。
[​IMG]

▼報到時玩家們可以領到一張摸彩卷,現場幫AMD的代理商【威健】打卡還可以領到一條運動毛巾喔。
[​IMG]

▼進入會場後可以看到展示最新處理器與顯示卡...等產品的掛布,上面標示了產品的特色。
[​IMG]

▼這整桌的獎品都是要送給玩家們的,非常感謝AMD及華碩這麼大手筆的照顧A粉,身為A粉的我真的感到無比光榮呀。
獎品內容:
AMD Ryzen系列CPU x 4
ASUSRadeon系列GPU x 4
ASUS AM4X370主機板 x 3
AMD WraithCooler Max散熱器 x 2
AMD X VEGA聯名T-Shirt x 3
AMD Ryzen悠遊卡 x 5
ASUS 側背包 x 3
《絕地求生》遊戲 x 2
[​IMG]

[​IMG]會場攤位巡禮:

▼會場導覽:小弟我先帶大家來導覽一下會場實況,這是我第一次使用Samsung Gear 360度的攝影機來拍攝,是使用Full HD格式拍攝的,如介紹的不好請多包涵 ^o^。
[youtube]

▼會場總共有四個體驗區,首先來到的是3M浸泡式水冷系統展示體驗區,採用的冷卻液是【3M電子工程液】,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導電,所以可以將整台主機浸泡在3M電子工程液裡,這次的主機採用最新的X399主機板搭配最新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處理器】 顯示卡則採用ASUS ROG STRIX GTX1050。
[​IMG]
3M™ Novec™ 電子工程液
產品特色與優點
★全球暖化潛值低 (Low GWP)
★不會破壞臭氧層 (ODP=0)
★毒性低
★不可燃
★不導電
★廣泛的液體溫度範圍
★良好的物質相容性
★熱穩定

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產品特色與優點
★16 核心和 32 個執行緒以及基本時脈速度3.4GHz、最大渦輪核心速度4GHz,提供光速般的創意工作負載處理能力。
★前所未見的 64 PCIe® Gen3 單工通道可滿足龐大 GPU 和 NVMe 的需求。
★40MB 合併快取,可快速存取大量資料集。
★四通道 DDR4 支援 ECC,提供可靠的生產能力。

▼看著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與 G.SKILL幻光戟被浸泡在3M™ Novec™ 電子工程液裡真的好療癒呀,完全不用安裝散熱器,右上方可看見目前溫度為64度。
[​IMG]

▼3M浸泡式水冷系統展示機。
[youtube]

▼目前用3.5Ghz去測試 CINEBENCH R15,獲得1784 cb,據我所知目前採用LN2液態氮的散熱方式可以超頻到5.187GHz 可獲得4122分
[​IMG]

▼本次3M浸泡式水冷系統展示機採用的是【ASUS ROG ZENITH EXTREME 主機板】這是ASUS X399系列裡等級最高的款式。
產品特色與優點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系列: 支援最新的 SocketTR4 CPU。
★內建 M.2 散熱模組:為 M.2 裝置散熱,提供穩定的儲存效能與更佳的可靠性。
★同步 RGB 燈光: 提供種類齊全的 Aura Sync 相容電腦裝備,支援可編程式燈條。
★ROG DIMM.2: Dual M.2 擴充卡可安裝風扇,保持最佳性能狀態。
★LiveDash OLED: 整合式 OLED 動態面板可顯示系統溫度、CPU 頻率、風扇轉速或自訂專屬 Logo。
★最佳遊戲連線: Intel Gigabit Ethernet、802.11ad Wi-Fi、LANGuard 及 GameFirst 技術。
★最佳遊戲音效:SupremeFX S1220A 搭載 Sonic Studio III,讓您享受聲歷其境的遊戲音效。
★5 向全方位優化:一鍵超頻全面優化,掌控超頻、散熱等全方位效能。
★最佳遊戲防護:ASUS Safeslot 及頂級組件,提供最大耐用性。
[​IMG]

▼ASUS ROG ZENITH EXTREME 主機板,背板I/O輸出超級豐富的。
[​IMG]

▼這款主機板是華碩最新推出的ITX規格主機板【ASUS ROG STRIX X370-I GAMING】,也擁有ROG(頂級電競 & 超頻)的認證血統。
[​IMG]
產品特色與優點
★支援 AMD AM4 插槽 Ryzen™ 處理器、第 7 代 A 系列 APU 和 Athlon™ ACPU。
★創新遊戲技術: 分離式 M.2 音訊組合卡提供清晰的音質且可節省主機板空間,讓您擴充更多功能。
★SupremeFX 音效: 直覺式 Sonic Studio III 和 Sonic Radar III 帶來公認的優異音效表現。
★遊戲連接能力: 雙 M.2 和 USB 3.1 Gen 2 A 型接頭。
★遊戲連線: Intel Gigabit 乙太網路、LANGuard、GameFirst 及支援 MU-MIMO 的 2x2 802.11ac Wi-Fi。
★5 向全方位優化: 單鍵即可完成全系統超頻及散熱。
★Aura Sync RGB: 使定址式 RGB 燈條等各式相容電腦配備與 LED 燈效同步。
★遊戲耐用性: ASUS SafeSlot 和頂級組件提供最大耐用性。

▼ASUS ROG STRIX X370-I GAMING 主機板,背板I/O輸出也很豐富的。
[​IMG]

▼第二站來到 GPU PK。
[​IMG]

▼由 ASUS ROG STRIX Vega 56 VS Nvidia GTX 1070 Ti。
[​IMG]

▼由右邊的ASUS ROG STRIX Vega 56 FPS 獲得179小贏,Nvidia GTX 1070 Ti FPS:122。
[​IMG]

▼第三站來到 CPU PK。
[​IMG]

▼由上面的AMD Ryzen 5 1600 VS Intel Core i5 8400。
[​IMG]

[​IMG]

▼AMD Ryzen 5 1600 平台在 CINEBENCH R15 獲得 42.2 cb,X264影片轉檔測試中獲得42.0的成績。
[​IMG]

▼Intel Core i5 8400 在 CINEBENCH R15 獲得 32.9 cb,X264影片轉檔測試中獲得32.9的成績。
[​IMG]

[​IMG]

▼第四站來到了【絕地求生】遊戲體驗主機,主要硬體配備有 CPU:【AMD Ryzen™ 7 1800x】、MB:【ASUS ROG CROSSHAIR VI EXTREME】、GPU:【ASUS ROG STRIX RX580-O8G-GAMING】,讓玩家們可以每天開心吃雞。
[​IMG]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照片取之XF官方網站

[​IMG]前言:
AORUS為技嘉科技於2014年1月新創立的電競品牌,AORUS 取自古埃及神話中勇氣與智慧的化身Horus,藉由鷹頭的品牌標識,充分展現敏捷銳利、無畏無懼的電競意象,也象徵著AORUS產品無比強悍的遊戲效能。匯集技嘉三十年的硬體研發技術,AORUS在2014年以兼具輕薄外型與強大效能的電競筆電(包含X3、X5、X7系列)躍上電競舞台,從此改變遊戲規則,讓業界和玩家社群都為之驚艷。今年年底AORUS繼續推出最新的旗艦級筆電【X9】,強大的效能更勝以往,技嘉為了讓玩家們更了解【X9】的種種優點特地於資訊展的前夕舉辦了小型玩家體驗會,讓喜歡技嘉AORUS電競筆電的玩家可以提前感受到X9的強大之處。

[​IMG]會場概況:

主辦單位:技嘉科技 
協辦執行單位:XFastest
活動時間:2017年12月2日(週六) 13:30~16:00
活動地點:技嘉科技總公司100大會議室(新北市新店區寶強路6號),松山-新店 綠線:大坪林捷運站步行5分鐘

▼這次參加體驗會的玩家還蠻多人的,玩家們陸續排隊報到。
[​IMG]

▼XFastest的工作人員細心的幫前來的玩家辦理報到事宜。
[​IMG]

▼玩家報到時會領到一張抽獎券及一份1~4的號碼牌。
[​IMG]

▼進入會場後可以看到展示的電競筆電及產品掛布,舞台前面有這次活動的獎品及活動中會使用到的X9電競筆電。
[​IMG]

▼一整桌的獎品都是這次活動要送給玩家們的,想要贏的獎品不只要靠實力(知識王大挑戰)也要靠運氣(歡樂大抽獎)。
[​IMG]

▼AORUS全新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就是本次活動的主角。
[​IMG]

X9特色介紹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GDDR5 8GB+8GB SLI 雙顯卡技術
★第7代 Intel® Core™ i7 超頻處理器 i7-7820HK
★世界最輕薄之搭載真實機械鍵盤的電競筆電
★世界第一台搭載四風扇散熱系統的17.3吋電競筆電
★17.3" UHD 3840x2160 IPS 廣視角螢幕, 支援100% Adobe RGB 色彩空間(選配)
★17.3" QHD 2560x1440 120Hz / 5ms 廣視角螢幕 (選配)
★最具侵略性的金屬鋁件外觀
★X-Rite™ Pantone® 認證校色螢幕
★三儲存系統:支援兩個高達1TB的PCIe SSD以及2TB的2.5吋硬碟
★至多支援至四個記憶體模組, 高達64G的DDR4-2400
★最豐富的連接阜:Thunderbolt 3, USB3.1 Type C, MiniDisplayPort 1.3
★ESS Sabre Hi-Fi 音效DAC晶片
★首創四喇叭系統:兩個單體喇叭 + 兩個重低音
★獨家AORUS HUD背光抬頭顯示儀, 系統狀況一目了然
★獨家搭載RGB Fusion多彩燈光飾條, 打造最潮機身
★AORUS Fusion多彩單點背光機械鍵盤
★支援外接三螢幕以及NVIDIA Surround
★全新Deep mode 十階風扇控制
★Xsplit Gamecaster + Broadcaster + TriDef SmartCam 打造最專業直播平台
★Killer DoubleShot Pro: 最佳化玩家網路
★AORUS Audio音效軟體
★AORUS 獨家 1 + 1年保固
★強者的承諾, 全新環保包材與你一同捍衛自然

▼X9硬體規格介紹。
[​IMG]

▼X9使用17.3" UHD 3840x2160 IPS 廣視角螢幕, 支援100% Adobe RGB 色彩空間。
[​IMG]

▼X9採用AORUS Fusion多彩單點背光機械鍵盤為世界最輕薄之搭載真實機械鍵盤的電競筆電,首創四喇叭系統:兩個單體喇叭 + 兩個重低音,獨家AORUS HUD背光抬頭顯示儀, 系統狀況一目了然。
[​IMG]

▼X9擁有獨家搭載RGB Fusion多彩燈光飾條, 打造最潮機身。
[​IMG]

▼X9擁有最豐富的連接阜:Thunderbolt 3, USB3.1 Type C, MiniDisplayPort 1.3。
[​IMG]

▼X9最具侵略性的金屬鋁件外觀。
[​IMG]

▼再來是X7 DT v7電競筆電。
[​IMG]

X7 DT v7特色介紹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GDDR5X 8GB 獨顯
★第7代 Intel® Core™ i7 超頻處理器
★Thunderbolt™ 3  極速傳輸40Gbps
★ESS Sabre Hi-Fi DAC 音效晶片
★AORUS RGB Fusion 鍵盤: 1677萬色單點獨立背光
★17.3 UHD (3840x2160) IPS支援 NVIDIA® G-SYNC™ 以及 100% AdobeRGB 色域螢幕 (選配)
★17.3 QHD 2560x1440 120Hz / 5ms 廣視角霧面液晶顯示螢幕 支援 NVIDIA® G-SYNC™ (選配)
★X-Rite™ Pantone®原廠認證校色螢幕
★NVIDIA® G-SYNC™ 遊戲畫面零撕裂、不延遲
★新一代散熱設計
★多螢幕系統: 三螢幕環繞
★Versatile Fan Control | 10 Stage Deep Fan Control
★M.2 PCIe Gen3x4 高達2000MB/s
★USB 3.1 Type-C: 10Gbps
★DDR4: 2400MHz 容量高達 64GB
★mDP 1.3 支援8K輸出
★HDMI 2.0: 4K @60Hz輸出
★XSplit Gamecaster + Broadcaster專業電競直播軟體
★Killer DoubleShot Pro: 雙重火力網卡降低延遲
★AORUS專屬 全球兩年保固

▼X7 DT v7硬體規格介紹。
[​IMG]

▼再來是X5 v7電競筆電。
[​IMG]

X5 v7特色介紹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GDDR5 8GB 獨顯
★第7代 Intel® Core™ i7 超頻處理器
★Thunderbolt™ 3  極速傳輸40Gbps
★ESS Sabre Hi-Fi Audio DAC 音效晶片
★AORUS RGB Fusion 鍵盤: 1677萬色單點獨立背光
★4K UHD (3840x2160) IPS廣視角螢幕 (選配)
★X-Rite™ Pantone®原廠認證校色螢幕
★NVIDIA® G-SYNC™ 遊戲畫面零撕裂、不延遲
★新一代散熱設計 9. 多螢幕系統: 三螢幕環繞
★徹底掌握散熱狀態 | Deep Fan 10階風扇轉速控制
★M.2 PCIe Gen3x4 高達2000MB/s
★USB 3.1 Type-C: 10Gbps
★DDR4: 2400MHz 容量高達 64GB
★mDP 1.3 支援8K輸出
★HDMI 2.0: 4K @60Hz輸出
★XSplit Gamecaster + Broadcaster專業電競直播軟體
★Killer DoubleShot Pro: 雙重火力網卡降低延遲
★AORUS專屬 全球兩年保固

▼X5 v7硬體規格介紹。
[​IMG]

▼再來是X3 Plus v7電競筆電。
[​IMG]

X3 Plus v7特色介紹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GDDR5 6GB 獨顯
★第7代Intel® Core™ 超頻處理器
★IGZO QHD+ 3200 x1800廣視角螢幕
★M.2 PCIe Gen3x4 高達2000MB/s
★USB 3.1 Type-C: 10Gbps
★DDR4: 2400MHz 容量高達 32GB
★HDMI 2.0: 4K @60Hz輸出
★94Wh 大容量電池 續航超帶勁
★極簡、美型、可充電 超輕薄變壓器
★25組獨立快捷巨集指令設定
★XSplit Gamecaster + Broadcaster專業電競直播軟體

▼X3 Plus v7硬體規格介紹。
[​IMG]

▼現場除了展示電競筆電外還展示了許多AORUS的電競周邊如電競鍵盤AORUS K7。
[​IMG]

▼AORUS P7 為技嘉最新推出的電競滑鼠墊,目前尚未上市販售,AORUS M3為技嘉最新推出的電競滑鼠。
[​IMG]

▼AORUS H5 為技嘉最新推出的電競耳機。
[​IMG]

[​IMG]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產品介紹:

▼這次來參加體驗會的玩家眾多,幾乎坐滿了整個會議室,大家已經都準備好開始聽課了。
[​IMG]

▼這次活動由美麗又高挑的『沐沐』來主持並開場,再由 AORUS 筆電產品經理 『Ricky』來為各位玩家們帶來全新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介紹。
[​IMG]

▼AORUS 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產品介紹簡報。
[​IMG]

[​IMG]電玩實況主挑戰賽:

▼這次體驗會技嘉科技邀請到活潑可愛人的氣實況主Niniko及阿樂來與玩家們互動,真的好棒。
[​IMG]

喜歡這兩位可愛又活潑的實況主的玩家可以加入他們的粉專來支持喔。
【Niniko FB粉絲專頁】
【阿樂 FB粉絲專頁】

▼這次遊戲互動比賽使用的是AORUS 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搭配『鐵拳7』遊戲,首先由Niniko與阿樂來場友誼賽炒熱一下氣氛。
[​IMG]

▼阿樂的表情真的很可愛俏皮,完全把Niniko的氣勢壓下去了,最後由阿樂的熊貓獲勝。
[​IMG]

電玩實況主挑戰賽 NINI VS 阿樂。
[youtube]

▼再來由阿樂挑選一位幸運的玩家上來與他互動『鐵拳7』遊戲。
[​IMG]

▼看來阿樂實力真的不錯,談笑風生游刃有餘,這位玩家最後被慘電。
[​IMG]

電玩實況主挑戰賽 阿樂 VS 玩家。
[youtube]

▼再來由Niniko挑選一位幸運的玩家上來與他互動『鐵拳7』遊戲。
[​IMG]

▼競賽中Niniko表情真的好認真喔,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最後一招使出了熊抱將玩家KO。
[​IMG]

電玩實況主挑戰賽 NINI VS 玩家。
[youtube]

▼兩位玩家各獲得最近很熱門的星際大戰周邊商品。
[​IMG]

[​IMG]中場休息時間 & 與實況主合影時間:

▼中場休息時間,技嘉準備了精緻又美味的下午茶點心來幫各位玩家解解飢餓。
[​IMG]

▼休息時間還可以與自己喜歡的實況主使用立可拍跟自己的相機合影,超棒的。
[​IMG]

▼休息時間玩家們紛紛來體驗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的遊戲效果如何?
[​IMG]

▼休息時間玩家們也紛紛來體驗 AORUS K7 電競鍵盤的效果。
[​IMG]

[​IMG]歡樂抽獎時間:

▼最後到了眾所期待的歡樂大抽獎時間,大家都希望自己是那位幸運的玩家。
[​IMG]

▼恭喜幸運中獎的玩家們,真讓人羨慕。
[​IMG]

[​IMG]會後心得分享:
很高興能有機會與時間來參加這場由技嘉科技與Xfastest一同舉辦的超旗艦機皇『X9』電競筆電體驗會,一開始還一直猶豫要不要參加,但看到能與兩位可愛又活潑的電競實況主互動,馬上就給他參加了^^,體驗會中覺得X9真的是台很厲害的筆電,不管是效能、硬體規格、整體造型及價格都讓人感到驚艷,這次體驗會的時間感覺過得好快,一下子就結束了,原來是原定三小時的活動兩個小時就執行完了,真得不過癮啦,我還想與實況主多一些互動啦XD。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照片取之XF官方網站

[​IMG]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XFastest台中網聚的時間了,每一次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次剛好在雙11光棍節來舉辦,為了配合這個特殊的節日,XFastest也籌畫了「双11正妹購物節」 提供玩家們滿額回饋預購活動,而活動的另一個主題還是延續以往非常熱門的「正妹開箱活動」,一共有12正妹配合12間3C廠商來做最新產品的開箱介紹,這次參加活動的廠商眾多,類型包括了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散熱裝置機殼、電源供應器、電競周邊...等,而這次也有許多廠商加入(3M、羅技...等),這次活動最大的焦點莫過於由XF團隊改裝的浸沒式水冷主機,這也是我這次要來參加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這次的活動盛況囉。

[​IMG]會場概況:

▼本次參加的正妹廠商與活動廠商。
[​IMG]
[​IMG]

▼住在北部的玩家們,主辦單位很貼心的提供一台遊覽車在我們去台中參加網聚,之後再載我們回來台北,集合地點在玩家們都很熟悉的光華商場萊爾富前,但跟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採取收費制,費用包含了午餐、車資及保險,費用不貴所以身為資深VIP會員的我我第一時間知道就報名了,歷時3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
[​IMG]

▼活動時間:2017年11月11日 12:00~17:30,本次活動地點:南山人壽台中教育訓練中心(台中市烏日區成功西路300號)。我們到達台中時大約11點40左右,玩家們已經陸續報到了,左邊為一般會員報到區,右邊為VIP及論壇版主報到區。
[​IMG]

[​IMG]

[​IMG]

▼報到完會領到精美的小禮包紀念品,裡面有已經包含許多廠商的小贈品及活動用的資料,包含網聚現場限定活動(這是一定要參加的)及最重要的抽獎券(記得每個攤位都要去蓋章才能抽獎),此抽獎券還可以兌換下午茶精緻點心。
[​IMG]

▼各家廠商的活動掛報。
[​IMG]

▼這次的獎品也超級豐富的,非常謝謝贊助獎品的廠商們。
[​IMG]

▼會場主舞台區,大家都忙得拍照(包含我們的站長大人XD)。
[​IMG]

[​IMG]會場攤位巡禮:

本次網聚活動參加的廠商非常多,我就挑選幾個我覺得還不錯且印象深刻還非常喜歡的廠商還做介紹。

3M

▼3M攤位一覽,他是第一次加入XF網聚的廠商。
[​IMG]

▼右邊展示的正是這次的主角,浸泡式水冷主機,採用3M™Novec™ 工程液,聽說成本非常高。
[​IMG]

▼這台浸泡式水冷主機由XF團隊與多家硬體廠商的支援所完成的,非常吸引我的目光。
[​IMG]

▼採用的是AMD最新平台。
[​IMG]

▼3M™Novec™ 工程液提供優異且環保的散熱效果,目前溫度才到66度C。
[​IMG]

▼現場提供玩家們體驗3M™Novec™ 工程液,玩家們可以用手來觸摸看看。
[​IMG]

▼浸沒式水冷主機-左側面
[youtube]

▼浸沒式水冷主機-右側面-1
[youtube]

▼浸沒式水冷主機-右側面-2
[youtube]

▼3M™Novec™ 工程液初體驗
[youtube]

▼3M™Novec™ 工程液-兩相浸沒式冷卻技術
[youtube]

Cooler Master

▼Cooler Master攤位一覽,最吸引我的就是左邊的MASTERCASE H500P。
[​IMG]

▼MASTERCASE H500P 前面板使用了兩個超大200mm的RGB風扇且支援各家主機板的RGB訊號控制,對於水冷配備也是相容度極高,還配有鋼化玻璃透側
[​IMG]

[​IMG]

[​IMG]

▼這台為 COSMOS C700P 也是最發表的機殼,質感也是一級棒。
[​IMG]

▼Cooler Master 即將推出的新款電競RGB滑鼠墊。
[​IMG]

▼Cooler Master 即將推出的新款電競鍵盤。
[​IMG]

▼MASTERPULSE MH320電競耳機擁有清晰明亮的語音通話,專業級自動調整頭帶、結合皮質耳罩的封閉式設計。
[​IMG]

AVerMedia

▼AVerMedia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NWIN

▼INWIN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Fractal Design

▼Fractal Design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MG]

ASROCK

▼ASROCK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HyperX

▼HyperX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LIAN LI

▼LIAN LI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MG]

WD

▼WD攤位一覽,展示了最新的產品。
[​IMG]

[​IMG]

[​IMG]

[​IMG]

[​IMG]


[​IMG]超強卡司介紹:

▼活動一開始由最美麗的活動主持人潔西卡小姐開場,再來是XFastest裡最偉大的站長大人Kevin Chen上場致詞。。
[​IMG]

▼再來是各家廠商派出的菁英代表,要來為我們講授技術課程分享。
[​IMG]

[​IMG]技術課程分享:

▼ASROCK帶來的簡報
[​IMG]

▼ASUS帶來的簡報
[​IMG]

▼COOLERMASTER帶來的簡報
[​IMG]

▼Gigabyte帶來的簡報
[​IMG]

▼3M帶來的簡報
[​IMG]

▼HyperX帶來的簡報
[​IMG]

▼羅技帶來的簡報
[​IMG]

▼Thermaltake帶來的簡報
[​IMG]

▼WD帶來的簡報
[​IMG]

[​IMG]挑戰3C知識王與歡樂大抽獎:

▼知識王挑戰賽是考驗玩家們對於各家廠商們的產品熟悉程度。
[​IMG]

▼成為知識王的玩家可以獨得桌上的所有獎品,真的是太贊了。
[​IMG]

▼活動前來個暖身題,答對的可以獲得裡面存有這次正妹開箱的所有照片隨身碟,大家眼睛都亮了起來。
[​IMG]

▼我在後面的幾題就陣亡了,差一點點,但還是恭喜這位玩家幸運獲得知識王的榮耀。
[​IMG]

▼恭喜幸運中獎的玩家們。
[​IMG]

[​IMG]

[​IMG]

[​IMG]

▼雖然沒抽到大獎,但這次的參加獎及各攤位的小獎品也拿了不少。
[​IMG]

[​IMG]

[​IMG]


[​IMG]宅男福利之正妹大匯集:

非常感謝XFastest舉辦了與開箱正妹活動讓各位單身的宅宅們在光棍節有機會與正妹合照的機會,所以小弟我也獻上自己與正妹合照的照片與大家分享一下,請大家不要羨慕我喔XD。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會後心得分享: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次XF所舉辦的台中網聚,半天的活動下來觀賞了各家廠商帶的最新產品及最新的技術交流課程,而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由XF配合眾多廠商的硬體支援所打造的浸沒式水冷主機了,當時我還親自摸過 3M™ Novec™ 工程液,一下子就揮發掉了,感覺真的好神奇,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 MasterCase H500P,那前面板使用了兩個超大200mm的RGB風扇且支援各家主機板的RGB訊號控制,對於水冷配備也是相容度極高,還配有鋼化玻璃透側...等眾多優點,是我非常喜歡的機殼,這次半天的活動下來有可以看見新產品吸收新的知識又有好玩的知識王大挑戰還有豐富的大獎可以抽,雖然最後沒有抽到大獎~哭哭,但精美的參加獎及各廠商提供的小贈品也拿了不少還有能與開箱正妹合照,也算是收穫滿滿,希望以後XF的網聚能越辦越好,越來越多廠商及玩家加入。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Enermax 安耐美的電源供應器在市場上的品質與穩定性都有相當好的口碑,也是我常用的電源供應器廠牌之一,這次要來介紹的是 Enermax 安耐美最新推出的【RevoBron 超靜銅魔】電源供應器,他有『500W』、『600W』與『700W』3種瓦數可供選擇,此系列主打靜音功能並附贈專利開發的『散熱精靈』讓你裝載機殼內的系統散熱風扇也能散熱與靜音兼顧。


[​IMG]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700W 特色介紹及硬體開箱

官方產品特色介紹:

★80 PLUS 銅牌效率:87%高效率表現(50%負載),通過80 PLUS 銅牌等級節能認證。

★專利逆轉彈塵技術:風扇專利逆轉彈塵技術,可有效避免電源進風口灰塵堆積,進一步延長風扇與電源壽命。

★專利磁力氣旋軸承:12公分專利磁力氣旋軸承風扇,確保靜音且長效的運作(160,000小時MTBF)。

★全日系105°C電解電容:高品質用料,確保最佳穩定性與耐用度。

★零負載穩壓設計:DC-DC(直流轉直流)設計,確保輸出電壓穩定及增加主機相容性。

★安全警衛:多重安全線路設計,包含:過電流保護(OCP)、過電壓保護(OVP)、低電壓保護(UVP)、過負載保護(OPP)、短路保護(SCP)與防突波&湧浪保護(SIP)等,提供系統多重的保護。

★全區域自動電壓調整:主動式PFC設計,PF值高達0.99,能有效降低電力損耗。100-240VAC自動電壓調整,全球各地電壓輸入皆可使用。

★符合2014 & 2013 ErP節能規範:待機模式低於0.5W(需搭配支援2013 ErP Lot 6之主機板)。符合2013 ErP Lot 6及2014 ErP Lot 3節能規範。

★散熱精靈(內附):風扇延時技術協助系統排除餘熱,延長系統耐用度,3段無風扇模式,兼固系統靜音及散熱表現。


▼外盒正面標示有產品的名稱、外觀及瓦數(700W)且通過80 PLUS 銅牌等級節能認證。
[​IMG]

▼外盒背面標示有產品的各項特色。
[​IMG]
[​IMG]

▼外盒側面標示有產品的規格及序號。
[​IMG]

▼另一邊的外盒側面標示有產品的線材規格及數量。
[​IMG]

▼另一邊的外盒側面標示有產品的主要特色。
[​IMG]

▼開箱囉,內容包含: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POWER主體,其他的配件有:線材收納袋、各種規格電源線材、電源線、Enermax專用束線帶、散熱精靈、產品保固卡及快速安裝說明書。
[​IMG]

▼各類線材一覽。
[​IMG]

▼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700W 採用的是扁平設計的線材,在整線上非常方便。
[​IMG]

▼Enermax專用束線帶長短各兩條,在整線時超好用的。
[​IMG]

▼散熱精靈主體及配件:安裝說明書、連接線材及固定用磁性膠條與魔鬼氈膠條。
[​IMG]

▼散熱精靈主體按鍵功能及連接孔介紹。
[​IMG]

[​IMG]

[​IMG]

▼散熱精靈背面標示有產品的型號、尺寸與輸出電流量,上下兩個凹槽可以貼上磁性膠條或魔鬼氈來做使用。
[​IMG]

▼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正面標示有產品的型號、規格、序號及通過80 PLUS 銅牌等級節能認證...等資訊。
[​IMG]

▼這邊可以看到 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為半模組化設計,插孔大致分為三種:GPU顯示卡專用、HDD硬碟專用及散熱精靈專用。
[​IMG]

▼這邊可以看到電源插孔採主動式PFC設計所以110V-240V可以直接通吃,免除手動去調整的困擾。
[​IMG]

▼這邊可以看到散熱風扇採用的是12公分的安耐美專利長效、靜音磁力氣旋軸承及逆轉彈塵技術,減少灰塵堆積並延長風扇及電源使用壽命,左上貼有保固標籤貼紙,為了不破壞保固,這邊就不拆開拍攝了。
[​IMG]

[​IMG]電源穩定度測試

▼測試平台展示。
[​IMG]

測試環境
CPU:AMD Ryzen 7 1700 OC 3.9Ghz
散熱器: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雙模智慧溫控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主機板:MSI X370 GAMING PRO CARBON
記憶體:A-DATA Z1 DDR4 3000 雙通道 8GBx2 OC 3200 18-20-20-38
顯示卡:七彩虹 GTX1080 GDDR5X 8GB
硬碟:INTEL 535 240GB (System), WD SE 4TB(Data)
POWER: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700W 80+銅牌
作業系統:Win10 X64
室溫:27度C

本次會使用 OCCT v4.5 軟體測試20分鐘來做穩定度燒機測試。

▼測試硬體驗明正身。
[​IMG]

▼OCCT v4.5 燒機測試完成。
[​IMG]

▼待機無負載時,最高消耗功率約86.6瓦;燒機滿負載時,最高消耗功率約463.8瓦。
[​IMG]

▼5V電壓表現:燒機中幾乎都在5V,極少會跳到5.04V,真的蠻穩定的。
[​IMG]

▼12V電壓表現:燒機中幾乎都在11.9V到12.19V跳動,也是很穩定。
[​IMG]

[​IMG]總結
這次開箱測試的 Enermax RevoBron 超靜銅魔 700W效能方面表現得不錯,在燒機測試中5V的表現完全沒有掉電壓的狀況,12V的表現也都在正常範圍之內,電壓輸出非常穩定,且採用全日系105°C電解電容,品質、穩定度以及耐用度的表現都是非常優異的,而在靜音方面也是有非常好的表現,不管是平常低負載待機還是超頻時的高負載~都很安靜,反而是超頻燒機時~我的CPU水冷排散熱器風扇較大聲了一點,這次比較特別的是還附上了『散熱精靈』,讓玩家機殼內的系統散熱風扇也可以享有無風扇效果的體驗,還算不錯的附加功能,在售價方面經我的調查大約在NT3090左右(屬中高價位,我想應該是多了散熱精靈所以成本會比較高,或許以後可以推出無散熱精靈的版本來降低售價),原廠提供3年保固,一年換新服務,但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保固方面較其他品牌相同等級產品略短了一些,如果能提升到5年的保固,我想CP值肯定會大大提升了。

以上硬體評測報告分享給想要準備購入新主機或升級新舊平台的玩家們作為採購的參考。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IMG]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
隨著科技的進步使用 USB Type-C 介面的3C產品越來越多了,不管是筆電、平板或者是手機...等,都已經漸漸的改成 USB Type-C ,USB Type-C 是無正反面之分的新一代USB規格,有更快的傳輸速率,並整合充電、資料傳輸及影像輸出功能,如果你是 Macbook 或是新 Macbook Pro 的使用者,應該會時常遇到本身只有內建一個或兩個 USB Type-C 連接孔,想要外接其他周邊就得靠一堆轉接線,轉了又轉地才能讀到想要的檔案,有時還會發現連接孔不夠用的窘境,這次要來為大家介紹一款好用的轉接盒【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他擁有【HDMI】、【VGA】、【USB 3.1 Gen1】及【Gigabit 乙太網路】為四合一轉換擴充盒,一次讓你滿足四個願望,讓你不用準備一大推的外接轉接線,而且他還非常迷你輕巧喔,讓你可以方便隨身攜帶。

[​IMG]ATEN UH3232 USB-C 特色介紹及硬體開箱

官方產品特色介紹:

★體積小、方便攜帶、不占空間

★支援 HDMI 1.4b 4K(3840 x 2160 @ 30 Hz)解析度或支援 VGA 2K(2048 x 1152 @ 60 Hz)解析度

★透過單一纜線連接 HDMI/VGA、乙太網、USB Type-A 連接埠至搭載 USB-C 或 Thunderbolt 3 的電腦 

★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

★USB 3.1 Gen1,資料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5 Gbps

★支援Windows 10 (32-bit / 64-bit), Mac OSX Yosemite 10.10.5 及更新版本,OS X El Capitan 10.11 及更新版本


▼外盒正面標示有產品的名稱:USB-C Multiport Mini Dock 以及支援的特點【USB Type-C】、【HDMI-4K】、【Gigabit LAN】。
[​IMG]

▼外盒背面標示有產品的使用範例及多國語言的特色介紹,右下角有個 QR-Code 掃描後可以看到產品的詳細的相關資訊。
[​IMG]

▼外盒底部標示有產品的型號及序號...等資訊。
[​IMG]

▼拆開後即可看到主角【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多國語言說明書及立即註冊說明書。
[​IMG]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正面特寫,由右至左為【HDMI】、【VGA】、【USB 3.1 Gen1】及【Gigabit 乙太網路】。
[​IMG]

▼背面標示有產品的型號及序號...等資訊。
[​IMG]

▼使用 USB Type-C 傳輸介面。
[​IMG]

▼線長大約10公分左右。
[​IMG]

▼中文使用說明書。
[​IMG]

我想有很多人不太了解 USB Type-C,所以我先來幫大家解釋一下,USB Type-C 是USB-IF 所推出的新款USB介面,而目前就我所知 USB Type-C 存在了 Thunderbolt 3 、USB 3.1 Gen2、USB 3.1 Gen1 = USB3.0、USB 2.0 四種傳輸規格(速率依序為 40GB/s、10GB/s、5GB/s 與 480Mbps),而擁有 Thunderbolt 3 規格的 USB Type C 其統合了 Thunderbolt、USB、Display-Port、PCI Express 四種傳輸協定,支援 HDMI 2.0(4K 60Hz)和 Display-Port 1.3(5K 60Hz),Thunderbolt 3 可向下相容於USB 3.1/USB 3.0,不過,支援USB3.0/3.1的裝置不一定可以支援Thunderbolt 3 。

一般來說 Macbook 或是新 Macbook Pro 都有支援 Thunderbolt,所以要使用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是沒問題的,但一般的筆電所搭載 USB Type-C 並非所有都會支援影像輸出,所以在使用上要特別小心,以下我就列出3種筆電常會看到的 USB Type-C 連接埠圖示,你們可以看看哪裡不一樣。

▼此種 USB Type-C 連接埠不支援影像輸出,所以使用在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是無法輸出影像的,但其他網路及資料傳輸功能是正常的。
[​IMG]

▼此種 USB Type-C 連接埠多了一個類似D的圖形是可支援影像輸出,所以可以完整使用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的所有功能。
[​IMG]

▼此種 USB Type-C 連接埠多了一個閃電圖形(代表主機支援Thunderbolt傳輸)是可支援影像輸出,所以也可以完整使用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的所有功能。
[​IMG]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使用意識圖 for Macbook Pro。
[​IMG]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使用意識圖 for 一般 NoteBook。
[​IMG]

▼ATEN UH3232 USB-C 最高支援 4K(3840 x 2160 @ 30 Hz)解析度,但前提是你的筆電也要能支援4K的解析度輸出才行。
[​IMG]

▼如果使用在未支援影像輸出的 USB Type-C 筆電上就會顯示以下錯誤訊息。
[​IMG]
[​IMG]

▼ATEN UH3232 USB-C 支援 Gigabit 乙太網路,使用ASIX AX88179 網路晶片。
[​IMG]

▼最近剛換新手機『Samsung Galaxy Note8』就想說拿來測試看看,沒想到竟然也可以用耶,真的太棒了。
[​IMG]

▼先測試接上HDMI、有線及無線的鍵盤滑鼠還有網路線來測試。
[​IMG]

[​IMG]

▼畫面顯示網路可以順利連接,正透過USB為已連接的USB裝置充電。
[​IMG]

▼再來測試接上VGA、有線及無線的鍵盤滑鼠還有網路線來測試。
[​IMG]

[​IMG]總結
ATEN UH3232 USB-C 多功能迷你擴充盒聚集了【HDMI】、【VGA】、【USB 3.1 Gen1】及【Gigabit 乙太網路】4種功能介面於一身,對於使用 Macbook 或是新 Macbook Pro 的使用者來說會比較方便,但一般NB使用者可能要注意一下自己的 USB Type-C 連接埠是否有支援影像輸出的功能,比較有趣的是我新買的NOTE8竟然也可以使用,真的令我驚訝,以後要傳輸畫面到大螢幕做運用又有另一種選擇了,售價部分目前大約在NT2790左右,屬中上價位,但原廠提供兩年保固,想要購買的玩家們可以趁雙11各個拍賣平台皆在做折扣時購買,想必會更為優惠。

以上硬體評測報告分享給想要準備購入 USB TYPE-C 擴充盒的玩家們作為採購的參考。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近年來玻璃透側的機殼漸漸的流行了起來,來自瑞典 Fractal Design 也推出了許多新款式的玻璃透側機殼,這次要來介紹的是首款『Meshify』系列的玻璃透側機殼『Meshify C』,他的內部構造設計的跟『Define C』有點類似,比較不同的是,前面板採用【黑鑽石雕刻面】設計風格,不對稱的斜角在高氣流設計中擁有特別的北歐設計元素,低調含蓄的全黑化機身搭配煙燻黑的鋼化玻璃,低調中帶有奢華的風格,值得細細品味。

[​IMG]Fractal Design Meshify C 特色介紹及硬體開箱

官方產品特色介紹:

★全新設計的『黑鑽石雕刻面』前面板,提高通風量

★燻黑鋼化玻璃側板,相比一般玻璃具有4倍硬度

★靈活的儲存選擇,最多可安裝5個硬碟 

★堅固的硬碟支架,搭配避震的橡膠底座,以確保硬碟能平穩安定運行

★預裝兩個 Fractal Design Dynamic X2 GP-12 120mm 散熱風扇

★前側、頂部和底部均設有防塵網,而底部防塵網為前端抽取式設計

★支援120mm~360mm水冷式散熱器

官方產品規格介紹:

主機板尺寸:ATX、M-ATX、ITX
I/O埠:電源按鈕、重置按鈕、電源與硬碟指示燈、兩個 USB 3.0、耳機、麥克風連接孔
3.5"或2.5"硬碟位:2
專用2.5"SSD硬碟位:3
PCI-E 擴充插槽數:7
CPU散熱器高度:172mm
顯示卡長度限值:315mm
電源供應器長度:175mm
空冷支援:前方 3x120mm 風扇 或 2x140mm 風扇、頂部 2x120mm 風扇 或 2x140mm 風扇、後方 1x120mm 風扇
水冷支援:前方 1x120mm/240mm/360mm 水冷排 或 140mm/280mm 水冷排、頂部 1x120mm/240mm 水冷排、後方 1x120mm 水冷排
機殼尺寸(長x寬x高):409 x 217 x 453mm
淨重:6.5Kg

▼外箱正面印有清楚的外觀、品牌【Fractal Design】及產品的型號名稱【Meshify C】。
[​IMG]

▼外箱背面印有清楚的機殼結構部件圖。
[​IMG]

▼多國語言的元件說明。
[​IMG]

▼清楚的機殼結構圖。
[​IMG]

▼外箱側面印有機殼內部結構圖。
[​IMG]

▼清楚的機殼內部結構圖。
[​IMG]

▼Fractal Design 的台灣代理商為:宏電科技,服務專線為:02-86926969, 【Meshify C】的保固為兩年。
[​IMG]

▼外箱的另一個側面印有機殼的規格及適用水冷系統的規格表。
[​IMG]

[​IMG]

▼拆開外箱後我們的主角【Fractal Design Meshify C】就出現了,真的很漂亮也很有質感。
[​IMG]

▼機殼內有附有多國語言快速安裝手冊及一小盒配件包。
[​IMG]

▼說明書內有註明各個配件的數量及作用。
[​IMG]

▼配件包裡內含鋼化玻璃擦拭布(真的很貼心)、、束線帶、各種規格固定用螺絲、銅柱...等。
[​IMG]

▼前面板採用【黑鑽石雕刻面】設計風格,不對稱的斜角在高氣流設計中擁有特別的北歐設計元素,左下角設計有一個銘版,上面印有【Fractal Design】,質感相當不錯。
[​IMG]

▼上置的I/O設計(配置有2個 USB 3.0 連接孔、耳機、麥克風連接孔以及電源鈕與重置鈕),輕鬆插拔,貼近玩家使用習慣。
[​IMG]

▼頂部設計有大面積磁吸式的防塵濾網,讓灰塵不易侵入到主機內部。
[​IMG]

▼右邊側板設計維持以往平整風格。
[​IMG]

▼左邊側板採用煙燻的黑化鋼化玻璃,出廠時上面貼有一層保護膠膜,避免刮傷,之後可以自行拆除,。
[​IMG]

▼內部結構一覽:前方及後方各附有1個 120mm 的 Fractal Design Dynamic X2 散熱風扇,機殼內部支援尺寸為 ATX、M-ATX、ITX,擁有POWER分離遮罩設計,將 2.5吋、3.5吋硬碟裝置及POWER各別分開配置,走線用的背線孔都有軟墊保護設計,避免刮傷線材,整體的設計質感不錯。
[​IMG]

▼機殼後方提供安裝1個120mm的散熱裝置,並提供7組 PCI-E 擴充槽,使用下置式電源設計,安裝電源供應器時要先把背蓋兩顆螺絲卸除才行。
[​IMG]

▼背面前方設計有『Fractal Design』LOGO的束線帶方便玩家們整線真的很貼心,背面下前方設計有防震硬碟槽,可以安裝2顆 3.5"或 2.5"的硬碟,背面上方設計有可以安裝3顆 2.5"的硬碟支架,上面還有印有『Fractal Design』LOGO。
[​IMG]

▼頂部設計有大面積蜂巢造型的散熱孔,支援 2x120mm 散熱風扇 或 2x140mm 散熱風扇,或 1x120mm/240mm 水冷排。
[​IMG]

▼底部設計有超大面積的快拆式防塵濾網,往前抽出即可拆下,清理濾網灰塵超方便的。
[​IMG]

▼角座設計採用鏡面設計上面還貼有止滑橡膠,顯得相當有質感,高度約為13mm。
[​IMG]

▼前面板為可拆式設計,方便拆下來清理灰塵。
[​IMG]

▼前面板的背面設計有靜音海綿,幫助隔離微小噪音。
[​IMG]

▼Fractal Design Dynamic X2 採用最新 LLS 軸承,1200 R.P.M、19.4dBA、風量52.3、壽命約100,000小時,效能穩定散熱表現佳。
[​IMG]

▼前置I/O線材一覽,有 USB3.0、音訊裝置、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電源開關、重置開關及風扇電源接頭。
[​IMG]

▼最多可以安裝3顆 2.5" 硬碟的快拆支架,上面還有印有『Fractal Design』LOGO。
[​IMG]

▼這為鐵製的 3.5"硬碟支架,相容 2.5"硬碟,設計有避震橡膠墊圈且支架上印有『Fractal Design』LOGO。
[​IMG]

▼顯示卡最大支援到31.5公分,非常夠用。
[​IMG]

▼四個角落的鋼化玻璃固定螺絲孔上面皆有設計防震軟墊,且上下兩邊皆貼有緩衝膠條。
[​IMG]

▼燻黑鋼化玻璃側板,相比一般玻璃具有4倍硬度。
[​IMG]

▼左右兩邊也皆貼有緩衝膠條,在拆裝玻璃透側時可以避免刮傷也可防止滑動。
[​IMG]

▼鋼化玻璃厚度約為3mm。
[​IMG]

▼右邊側板設計維持以往平整低調風格,附有防掉螺絲設計。
[​IMG]

▼組裝完成圖-1,可以塞下一整張 Geforce GTX1080 沒問題。
[​IMG]

▼組裝完成圖-2,藏線空間還很充裕。
[​IMG]

▼組裝完成圖-3,右上為電源及硬碟的指示燈。
[​IMG]

▼組裝完成圖-4,上機通電後果然閃到不要不要的。
[​IMG]

▼組裝完成圖-5,整個質感真的非常棒。
[​IMG]

[​IMG]總結
Fractal Design Meshify C 在組裝上還蠻容易的,安裝過程中並沒有遇到什麼麻煩,背面的藏線槽設計還蠻大的方便整線,但要整的好看就要看每個人的整線功力了,在散熱風扇、空冷及水冷的散熱器上支援度也有一定的水準(水冷排支援到360mm),顯示卡最長也可以支援到31.5公分,全黑化的機身加上【黑鑽石雕刻面】設計風格的前面板再搭配上煙燻黑的鋼化玻璃,整體外觀質感低調中帶有奢華的風格~~真的很棒,售價部分大約在NT2990左右,比較可惜的是販售的通路太少,目前好像只有在『原X屋』買的到,聽說原廠最近又推出新風格的前面板,有想要嘗鮮的玩家們可以在購買時順便詢問看看。

以上硬體評測報告分享給想要準備購入新主機或升級新舊平台的玩家們作為採購的參考。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由 Fractal Design 最新推出的 Focus G 系列機殼,顏色為礦石藍,依然保留了防塵、靜音理念的基礎,力求更精實的機身結構,提供了充足的相容性與擴充性。優雅精美的外觀完全呈現了系統核心的硬體美學,超大透明側開窗設計,讓每位玩家們也可以打造擁有自己風格的耀眼主機。


[​IMG]Fractal Design Focus G 特色介紹及硬體開箱

官方產品特色介紹:

★帶大視野透明窗口的側板

★預裝兩個 Fractal Design 静音系列 LL 120mm 白色 LED 風扇

★最多可安裝六個散熱風扇,,優化的氣冷散熱設計

★前方、頂部與底部進氣口皆設置濾網,可打造乾淨的機殼內部。

★可支援高配置CPU塔型散熱器或水冷式散熱器

★主機板背面的纜線佈線空間為18-25mm

★可支援 380mm 的顯示卡而不會減少硬碟空間

★帶有兩個減震硬碟位,可支援3.5吋 6TB+ HDD 以及 2.5吋 15mm SSD,外加主機板後方的2.5吋 SSD硬碟位

★帶有防盜鎖支架和可重複使用的通風式擴展插槽

官方產品規格介紹:

可選顏色:消光黑、消光白、礦石藍、烈焰紅以及金屬灰
側板窗口:大
3.5"或2.5"硬碟位:2
專用2.5"SSD硬碟位:1
擴展插槽:7
主機板相容性:ATX、MATA、ITX
電源類型:ATX
風扇總數:6
前風扇:2x 120 或 2x 140 附送2個静音系列 LL 120mm LED 風扇
頂風扇:2x120 或2x 140
後風扇:1x 120
防塵網:1x 120
前散熱器:120mm/240mm/140mm/280mm 限制:280的規格要求底部的5.25" 插槽未使用
頂散熱器:240mm
後散熱器:120mm
電源供應器深度限值:最大 230mm
顯示卡長度限值:380mm
CPU散熱器高度:165mm
理線空間:18-25mm
掛鎖與防盜支援:有
機殼尺吋(長x寬x高):464x205x444mm
淨重:4.5kg

▼外箱正面印有清楚的外觀、品牌【Fractal Design】及產品的型號名稱【Focus G】,顏色為礦石藍。
[​IMG]

▼外箱背面印有清楚的機殼結構部件圖。
[​IMG]

▼多國語言的元件說明。
[​IMG]

▼清楚的機殼結構圖。
[​IMG]

▼外箱側面印有機殼內部結構圖。
[​IMG]

▼清楚的機殼內部結構圖。
[​IMG]

▼外箱的另一個側面印有機殼的規格及適用水冷系統的規格表。
[​IMG]

[​IMG]

▼拆開外箱後我們的主角【Fractal Design Focus G】就出現了,是漂亮的礦石藍機殼。
[​IMG]

▼機殼的配件有多國語言快速安裝手冊、束線帶、各種規格固定用螺絲、銅柱...等。
[​IMG]

▼說明書內有註明各個配件的數量及作用。
[​IMG]

▼快速安裝步驟說明。
[​IMG]

▼Focus G 正面圖,設計有兩個5.25吋的光碟機插槽。
[​IMG]

▼上置的I/O設計(配置有1個 USB 3.0 連接孔、1個 USB 2.0 連接孔及耳機、麥克風連接孔以及電源鈕與重置鈕),輕鬆插拔,貼近玩家使用習慣。
[​IMG]

▼右邊側面設計有微凸起的側板,更方便理線。
[​IMG]

▼左邊側面為大視野的透明側板設計,可以讓裡面的硬體元件一覽無遺,如搭配會發光的硬體真的會很閃。
[​IMG]

▼內部結構一覽,下前方設計有防震硬碟槽,可以安裝 3.5"或 2.5"的硬碟。
[​IMG]

▼下後方背面設計有一個2.5"的SSD硬碟固定座,如有購買SSD硬碟務必要先安裝,再安裝電源供應器。
[​IMG]

▼主機背面一覽,後面支援一個12公分的散熱風扇或水冷散熱器。
[​IMG]

▼主機底部設計有防塵濾網,讓灰塵不易侵入到主機內部。
[​IMG]

▼底部腳座高大約1.5公分。
[​IMG]

▼主機頂部也有設計防塵濾網,讓灰塵不易侵入到主機內部,且最大支援24公分的水冷散熱器。
[​IMG]

▼主機前面板也有設計防塵濾網且有快拆設計方便清理灰塵。
[​IMG]

▼主機前方內建兩個12公分超靜音白光LED散熱風扇【Silent Series LL】。
[​IMG]

▼前置I/O線材一覽,有 USB3.0、USB2.0、音訊裝置、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電源開關及重置開關。
[​IMG]

▼硬碟支架為塑膠材質上面印有【Fractal Design】字樣,安裝為免螺絲且有防震設計,適用3.5"或 2.5"的硬碟,使用上非常方便。
[​IMG]

▼顯示卡最大支援到38公分,非常夠用。
[​IMG]

▼透明側板為壓克力材質,採無螺絲固定設計,真的很特別喔。
[​IMG]

▼組裝完成圖-1。
[​IMG]

▼組裝完成圖-2
[​IMG]


[​IMG]總結
Fractal Design Focus G 在組裝上還算容易,過程中並沒有遇到麻煩,只要有先看一下快速安裝手冊即可順利完成,在散熱風扇、空冷及水冷的散熱器上支援度也有一定的水準,顯示卡最長也可以支援到38公分,外觀質感擁有時尚簡潔的現代風格且有超大的透明側板,在視覺感官上也能有不錯的享受,售價部分大約在NT1890~1990左右並有五種顏色可以選擇,以這種等級的機殼在2K之內即可購入真的還不錯。

以上硬體評測報告分享給想要準備購入新主機或升級新舊平台的玩家們作為採購的參考。


小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